时间: 2024-06-10 17:15:20 | 作者: 五星体育免费观看
一周前,拼多多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随后股价应声高涨,总市值来到2100亿美元,再一次超越阿里巴巴。
为什么要说一个“再”呢?因为在去年拼多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后,市值飙升曾短暂超过阿里巴巴。还引得阿里巴巴员工在阿里内网发帖感慨“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
如今,拼多多已经多出阿里巴巴近200亿美元的市值,而阿里巴巴似乎对于拼多多在市值上的超越已无更大的反应。倒是京东近日因刘强东发表狼性训话,而频频登上热搜。
当我们听到雷声时,闪电早已经消失了。而早在拼多多市值第一次超越阿里巴巴时,其实阿里也早已明白自身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做出了应对措施。
在去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
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张勇称“1+6+N”的组织变革,目标是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然而更重要的是,在“1+6+N”的组织架构下,各业务集团、业务公司都将分别建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也就是这些业务与集团将跳出集团统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此外阿里巴巴还在人力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P序列职位层级,改为14-28层级,原P8以上员工走组织任命的形式,不再有职级的晋升与降级,而是依据业务规模和团队规模来决定薪资和奖金。14-28级的员工工资和奖金不会只与层级挂钩,未来将会实现层级与奖金的逐步分离。
组织与人力制度的重组,势必也会带来“广进计划”以及管理层的变动。根据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员工上个季度向社会输送了14000多名人才。
张勇也卸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职务,蔡崇信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则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随后吴泳铭还提拔六位年轻管理者接手淘天集团关键业务。
改革一年过去了,阿里巴巴做得怎么样了?根据阿里巴巴与拼多多公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来看,阿里巴巴营收同比增长7%至2219亿元,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131%至868亿元,而在利润规模上,拼多多306亿元,阿里巴巴则为244亿元。
阿里巴巴营收那么高,但为什么利润却赶不上拼多多呢?而拼多多为何营收增长会那么快呢?是不是从阿里巴巴或者京东分到的蛋糕?
首先从利润来看,拼多多是单纯的电子商务平台,以电商服务平台收入为主,利润率自然很高;而阿里巴巴虽然主营是电商,但旗下还包括阿里云、菜鸟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等诸多业务。
如果单纯看淘天集团最新一季度的利润,达到了385亿元,还是领先于拼多多的306亿元。
此外从平台的佣金与广告收入来看,拼多多该季的营收增长主要是来自海外电子商务平台Temu的强势表现,而多多买菜与Temu合计贡献了约323亿的营收,如此看来拼多多主站的佣金与广告收入大约为546亿元。
而淘天本季的佣金与广告收入为636亿元,依旧是领先于拼多多。也就是说在电商领域,拼多多虽然增长很快,但阿里巴巴仍然是行业大哥。
此外淘天集团在当季的商品交易总额、订单数都取得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88VIP会员数也保持着双位数增长正式突破了3500万人。
吴泳铭在财报的电话会议中还称,淘天的第一个任务是提升专注消费者体验并带来GMV增长。
其实如果大家经常逛淘宝的话,应该能够感觉到最近半年来淘宝的一些改变。比如说去年12月底开始,淘宝也推出了仅退款以及先用后付等服务,并且还对淘宝网页版做改造,针对88VIP会员,还推出无限退货免运费等服务。
在阿里巴巴重组一周年之际,马云发表了一封给阿里人的内部信,他称阿里向大公司病开刀,从一个决策缓慢的组织重新再回到效率至上、市场至上,重新让公司变得简单和敏捷。
而蔡崇信与吴泳铭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更清晰明了地介绍了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与两大战略方向。
两大核心业务,即电商以及云计算;两大战略方向,一是淘宝、天猫、飞猪、饿了么、高德等平台的服务要以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为先。
二是聚焦人工智能,这不仅是当前行业的风口,而且也是阿里巴巴比较有优势的地方,AI对电商以及对阿里云的增长未来也是不可估量。
当然,作为国内业务最为庞大复杂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的改革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且刀刃向内抛弃传统实体零售等亏损业务,也势必将带来阵痛。但阿里巴巴勇于改变,就是好的开始。
过去网上曾有论调,说拼多多的成功是抓住了下沉市场,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的消费者,这对淘宝的冲击最大。
而京东则通过自建物流体系,自营店铺,获得了一二线城市更注重品质与效率的消费者,拼多多的崛起对于京东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或许在拼多多发展早期确实是如此。但在疫情过后,有调研结果为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行为差异并不大,但是中等收入人群的购物需求与消费信心出现了明显下滑,而这些人更多都是京东的用户。
此外,手机、电脑及家电等京东具有较为强势表现的商品类别,市场已逐渐饱和,消费者换机的欲望并不强烈。而京东并不具备优势的服装、化妆品以及食品等类别,消费指标增长却很高。
2022年11月20日,刘强东与京东高管们召开长达4小时的会议,重点提及了京东正在丧失低价心智优势,对京东未能及时抓住下沉市场用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刘强东还称确保品质和服务基础上的低价是今后唯一基础性武器,低价是“1”,服务和品质是“0”,失去了低价优势,一切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因此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京东也在悄然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京东平台的流量策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营商品与利润高的商品不再获得流量加权,并且京东增加了人工比价的环节,将价格作为最关键的曝光因素。
京东还跟进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降低第三方商家入驻门槛,并且更多的商家不受限制,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京东物流外价格更低的快递发货。
此外据京东员工透露,以往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收入指标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低价、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相关的考核点。
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京东披露的数据分析来看,其营收增长7%至2600亿元,领先阿里巴巴近400亿元。在利润规模上,京东为89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7%,但仍然远远落后于拼多多与阿里巴巴。
当然,京东的利润之所以远远低于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其实是因为虽然大家都是电子商务平台,但京东却与另外两家都不一样。
拼多多与阿里巴巴主要是依靠广告、佣金来盈利,而京东主要是通过商品销售差价、物流服务来盈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京东自营店铺和京东物流。
虽然这两项营收虽然很高,但成本也非常高。比如为了做好物流服务,那么仓库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招募大量基层员工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都是高额的支出。
此外由于物流渠道的建设,招收大量基层人才,这也导致京东的人均营收在三家中是最低的。
2023年京东大约有51.7万名员工,实现收入10847亿元,员工人均创造营收210万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20.5万名员工,人均创造营收460万元,是京东的两倍。
拼多多更加生猛,1.7万名员工,人均创造营收为1450万元,遥遥领先于京东与阿里巴巴。
可以看出,刘强东回归京东后在努力打造低价心智优势,但似乎成效明显。此外京东自身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
前不久京东内部调查,每个月有1.4万人次代打卡,有的员工一年里代打卡近百天,每天四点就下班,但却能领到全额薪水。
刘强东在内部讲话,表示京东永远没办法继续让大量员工在躺着睡大觉,业绩不好且从来不拼搏的员工,京东一个都不能容忍。目前京东已经严抓考勤,午休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一小时,且取消了午休关灯。
在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的背景下,京东看似风景这边独好,但刘强东应该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吧。
国内电子商务平台已然是阿里巴巴、拼多多以及京东三足鼎立的局面。阿里巴巴虽然市值被拼多多超越,但其多年来在各行业的布局,已然打造了一条生态护城河,加大对AI等技术的投入,对电商业务以及云服务实现颠覆创新,或许是未来阿里巴巴的翻盘点。
京东虽然通过自营模式以及自建物流,提供了目前最好的购物体验,但这却并不能成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制胜法宝,反倒是高额的投入,让京东在盈利方面一直有着不小的负担。
相较于拼多多,京东放不开,相较于阿里巴巴,京东又没有太深的护城河。未来究竟是偏安一隅,还是刘强东能够带领京东闯出新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拼多多这些年通过砍一刀的社交玩法,慢慢的变成为电子商务行业一哥。但早期的野蛮发展,也让拼多多留下了并不太好的品牌印象。如何能够吸引创造高净值的用户与商家,或许是拼多多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另外拼多多如今市值的增长更多是因为长期资金市场看好其海外电商Temu,如果Temu能够顺利开拓海外市场,拼多多的市值或许还会更上一层楼。
不过海外的用户或许很喜欢Temu直接复制国内拼团低价的玩法,但是对产品质量或许并不会有国人那么包容。另外海外市场如今对中国品牌并不那么友好,并且还有着各种权益法案在“虎视眈眈”,Temu以低价扩张市场的策略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
...